在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,加拿大选手麦克尼尔在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奋勇而出,最终夺得了冠军。
此时此刻,大家才惊喜地发现这位新晋奥运冠军,长相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西方那种,而是有点像中国人呢!
仔细琢磨一下,才发现原来麦克尼尔其实是个有中国血统的孩子。由于被亲生父母抛弃的缘故,才被加拿大的父母收养。
媒体为了吸引眼球,便问她是否会回国找亲生父母,麦克尼尔立马回应:“我是加拿大人,我不会去中国寻亲。”
«——【·当年的黑马成就·】——»
2019年夏天,韩国光州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,泳坛冒出了一个新面孔——玛格丽特·麦克尼尔。
作为世锦赛的“新兵”,赛前几乎没人对她寄予厚望。
不过,这位19岁的年轻泳将却在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以55.83秒的优异成绩,战胜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保持者,瑞典的名将萨拉·舍斯特罗姆。
她成为百米蝶泳历史上第三位突破56秒大关的女子选手,同时也是加拿大在国际游泳赛场上赢得金牌的第二位运动员。
一夜之间,这位不起眼的亚裔小姑娘成了加拿大的新体育偶像,注定要踏上奥运之路,不过这条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。
因为新冠疫情的肆虐,东京奥运会不得不推迟了一年,全球的运动员们训练计划也跟着乱了套,麦克尼尔只能在自家的小游泳池里苦苦坚持。
尽管面对种种挑战,她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天赋,始终保持着最佳竞技状态。2021年初,她在美国大学体育协会的比赛中,一举夺得了100米自由泳和100米蝶泳的双冠,状态真是杠杠的。
这年7月26日,东京奥运会女子100米蝶泳决赛如约而来。
比赛一开始,麦克尼尔的表现不怎么理想,到50米转身时,她居然掉到了第七名。
人们都以为她跟奖牌没啥关系时,她在后半程突然发力,拼命追赶,最后竟以0.05秒的微弱优势斩获冠军!
有意思的是,当她触壁后瞥一眼电子计时板,脸上露出一脸懵懂的神情。
其实,麦克尼尔视力差得很,比赛时没戴眼镜,根本看不清楚自己的排名。
等她被身边的瑞典选手舍斯特罗姆热情地拥抱祝贺时,她才明白自己已经拿下了奥运冠军!
麦克尼尔当时完全傻眼了,心里又惊又喜!她视力不好,比赛时不能佩戴眼镜,所以根本看不清计时牌上的任何内容,只知道自己拼尽全力了。
«——【·命运因跨越大洋而改变·】——»
中国的麦克尼尔“生下来就已经死了”。
2000年2月26日,她在中国江西省九江市降生,没过多久就被生父母抛弃了。
命运的转折出现在她一岁时,一对来自加拿大的夫妻——教师埃德和家庭医生苏珊·麦克奈尔收养了她,把她带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市。
在麦克奈尔家里,小麦克尼尔并不寂寞。这对加拿大夫妻还收养了另一个同样来自中国的小女孩,成了她的姐妹。
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,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都感受到了父母般的关爱与照顾。
麦克尼尔与游泳的故事是在他两岁时开始的。
那会儿,家里刚搬到了一个有游泳池的新家,作为医生的养母出于对孩子们安全的考虑,便尽早地让她们学会游泳。
麦克尼尔在一次采访里坦诚道,起初学游泳只是为了增强安全意识,后来参加比赛完全是出于兴趣,享受交朋友和竞技的乐趣。
随着年纪的增长,麦克尼尔的游泳天赋越来越明显。
8岁时,她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,便展现出惊人的潜力;到了12岁,在安省的200米蝶泳比赛中,她打破了一项持续32年的青少年纪录,令教练们大为震惊。
不过,在麦克尼尔的成长路上,游泳可从来不是她生活的全部。
在那段时间,得益于养父母的支持,她尝试了不少兴趣爱好——5岁时就开始学小提琴,12岁又接触了单簧管,还有对排球的热情。
在学业上,她同样展现出了与运动成绩相当的优异才华。
这些年,养父埃德都是每天凌晨5点起床,陪着她去游泳馆训练。他们会先在Tim Hortons咖啡店里来一杯提神的咖啡,接着就在泳池外耐心等着开门。
养母苏珊则是负责麦克尼尔的日常琐事,确保她的饮食、休息和学习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。
麦克尼尔感慨道,养父每天陪着我训练,养母则细心照料我的饮食和作息。他们真的是付出了太多,要不是他们的支持,我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。
在加拿大,除了国家队的运动员之外,绝大部分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费用得自己掏腰包。只有在国际赛事中表现优异,才有机会被纳入国家队,获得国家的支持。
这就说明,麦克尼尔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养父母多年来的辛勤付出,不仅在经济上,还包括他们投入的时间。
养母苏珊觉得这没啥特别的,加拿大有成千上万的家庭,每天都早早起床送孩子去练习各种运动,他们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员。
——【·哮喘差点毁了她的梦想·】——
麦克尼尔的运动生涯中,曾遇到一座几乎无法逾越的大山——严重的运动性哮喘。
这个困扰在她快成年的时候特别明显,差点就让她的职业游泳之路停滞不前。
麦克尼尔在新加坡参加世界青少年锦标赛时,突然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。回国后去医院检查,医生诊断他得了运动诱发性哮喘,并且氯气会加重病情。
对年轻的麦克尼尔来说,这个诊断简直像晴天霹雳。那一年,她因为健康问题未能入选加拿大国家队,失去了参加重要国际赛事的机会。
最严重的一次是在2018年安大略省锦标赛上,她参加200米比赛时,哮喘猝然发作,差点没法完成赛事。
为了应对这个挑战,麦克尼尔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,放弃长距离的项目,转而专注于100米这样的短程比赛。
尽管如此,许多大学游泳队在招募她时还是有些犹豫,害怕她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她的成长。
麦克尼尔表示,那段时间确实非常煎熬,她自己也搞不清楚是否还能继续走游泳这条路。很多人觉得她“只能这一招”,对她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。
幸运的是,进入密歇根大学后,女子游泳队的助理教练里克·毕晓普成为了她发现潜力的贵人。
第一次见到麦克尼尔的时候,毕晓普教练就被她的爆发力和技术天赋所吸引。尽管麦克尼尔有哮喘的问题,但她始终坚信,只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医疗支持,这绝不会阻碍她成为优秀运动员的道路。
在密歇根大学,麦克尼尔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成长土壤。学校的先进训练设施加上专业医疗团队,给了她极大的支持,让她在控制哮喘症状上更加得心应手。
她在学业方面也表现不俗,主修心理学,对法律和医学也是十分感兴趣。
2019年4月,距离韩国光州世锦赛仅剩三个月,麦克尼尔凭借优异表现成功入选加拿大国家队。
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个刚刚进入国家队的新人竟然会在世锦赛上大放异彩,直接拿下金牌。
随着世锦赛和奥运会的辉煌表现,麦克尼尔迅速崛起,成为了加拿大体育界的一颗新星。
在东京奥运会上,她可谓是大显身手,不仅拿下了100米蝶泳的金牌,还与队友们在女子4×1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摘得银牌,为加拿大代表团抢下了该届奥运会的首枚奖牌,真是太厉害了!
«——【·麦克尼尔做她自己便好·】——»
在成功的聚光灯下,麦克尼尔始终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清晰的认识。
每当媒体问起她与中国的关系时,她总是毫不犹豫地表明自己的观点——她是个加拿大人,出生地只是中国而已。
这个消息一传到中国的社交媒体,大家的心情可就复杂了。
有人感到惋惜,叹道“要不是她被遗弃,这金牌应该是咱中国的”,但很快就有人回击了——如果她当初留在这儿,或许只是个平凡的角色。
对于各种各样的评论,麦克尼尔选择了冷静面对,把重心放在自己的比赛和学习上。
时光荏苒,转眼来到了2024年9月底,刚满24岁的麦克尼尔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退役的消息,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。
想了很久,终于决定收起泳帽和泳镜了,她在退役声明中说道,当年那个小女孩根本没想过,单纯对游泳的热爱居然能让我站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。我要感谢游泳带给我的所有美好回忆,也要感谢那些一路支持我的人。能说自己是两届奥运选手,至今还是感觉特别不可思议。
现在,我渴望去发掘游泳以外的世界和自我。将来怎样,我都会怀着感激之心,勇敢地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