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春兰,这位曾打破全国纪录的举重冠军,在职业生涯中一共斩获9枚金牌,堪称举重界的“宠儿”,然而退役之后却只能以搓澡为业。
更为荒诞的是,她为了“恢复女性身份”,居然连续实施了多项整形手术,生活依旧艰难,乃至只能嫁给一个“和尚”做妻子。
那么,她怎样从举重冠军逐渐变成搓澡工的呢?她的教练为何要给她下药,致使她一生都不能生育呢?
放下满身的荣誉,靠搓澡这份营生维持生活
退役以后,邹春兰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没了踪迹。此前,她多次参与举重赛事,更是在1990年成功刷新全国纪录,谁能料到退役后竟落得如此凄惨的境地。
她于澡堂中无声无息地做着搓澡的工作,虽说身形比其他搓澡师傅壮硕许多,然而没多少人知晓她,她也渐渐适应了这般生活。
有一天,一位女顾客在搓澡时,发现给自己搓澡的竟是拿过全运会金牌的运动员。确认对方身份后,女顾客笑着调侃说:“让举重冠军给我搓澡,我今天来这儿真是来对了。”
在闲聊时,女顾客了解到她之所以来做搓澡工,是由于陷入绝境。尽管她曾是全国冠军,不过早早辍学,仅读到三年级,因而难以觅得一份体面的工作。
在到澡堂工作前,她曾在饭店从事洗盘子的活儿,还在养殖场做过杀鸡的工作,然而收入微薄。来到澡堂后情况也没好多少,每为一位顾客搓澡仅能获得一块多的报酬。
听闻她的经历后,女顾客心里满是酸涩,便帮她与当地妇联取得联系,期望助力她提升生活质量,她的人生路径也因此发生转变。
鉴于她文化程度不高,仅擅长洗衣等家务活儿,妇联下属单位便激励她开办一家洗衣店,所有设备均免费提供,她只需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就行。
听闻她往昔是举重冠军之后,周边的居民纷纷主动把衣服送过来清洗,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省事,另一方面则是想帮扶“陷入困境的她”。
自从有了这家洗衣店,她的收入增加了不少。她常常念叨着,自己和丈夫不用再承受生活的苦了。然而,她并不知道,未来的人生道路上,还有艰难困苦在等着她。
接受手术以消除“男性特征”
邹春兰退役之后,从事着各类繁重的体力劳动,这对于她那已然受损的身体而言,是一个沉重的负荷。不仅如此,她的精神层面也备受煎熬,原因在于她难以接受自身所呈现出的“男性化特征”。
自成为一名举重运动员之后,她愈发有了男性的特征,身材变得十分壮硕,下巴上还老是长出胡茬。每天早上起床,她做的头一件事便是用镊子把那些胡茬统统拔掉。
除了“长胡须”的情况,她的肌肤状况同样糟糕,触感颇为粗糙。若不是留着一头长发,从远处望去,真会让人误以为是个男性。
为使自身再度具备“女性特质”,她只能接受手术。清晨醒来,她发现胡须不见了,内心满是欣喜,对着镜子端详许久,又轻轻触摸自己的脸庞,发觉皮肤变得柔滑、细嫩。
伴随身体的改变愈发显著,她打定主意让自己好好“美”一回,不但购置了好看的衣裳,还专门去纹了眉,丈夫也夸她越来越有女性魅力了。
自那之后,她每日起床后的首要之事,不再是剔除新冒出来的胡须,而是留意自身的身体状况,顺带瞧瞧绣好的眉毛是否走样。
也许有人会认为她的反应有点过度,但她已经多年未曾在自身察觉到女性特质了,对一名女性而言,这无疑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煎熬。
让她更加难以承受的是,她的身体居然无法孕育后代,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和一款叫“大补力”的药物有关。
因举重而成功,也因举重而失败
1985年,邹春兰首次摘得举重冠军。在那个时期,对于“违禁药”的监管远不如当下这般严格,不少教练为了“争面子”,会“哄骗”运动员“服用药物”,邹春兰的教练便是其中之一。
当她头一回见到“大补力”时,压根儿不晓得那竟是“违禁药”。教练蒙骗她,说那是调养身体的滋补品,对身体毫无危害。她没多思索,便毫不迟疑地服下了。
她本就颇具天赋,在“药物”助力下,成绩愈发优异,一下子斩获了9枚金牌,她开心,教练也开心。直至身体显现出“男性特征”,她才察觉情况不对,然而此时已追悔莫及。
那时,摆在她眼前的仅有两个选项。其一,持续“服药”,接着当举重冠军;其二,与教练拼个两败俱伤,教练会遭殃,她自己也不会有好结果。迫于当时的形势,她只能选择前者。
不过,即便使用了“大补力”,也难以挽回她受损的身体。长时间的训练与赛事,使得她身体的各个关节遭受严重损伤,她只能“无奈”选择退役。
因为文化水平不高,她能找到的工作屈指可数,看得上她的男性更是极为稀少。只有“老周”,不但没有轻视她,反而担忧她看不上自己。
这是由于“老周”曾经做过几年和尚,还俗之后,生活也颇为艰难,起初还担忧自己配不上那位举重冠军,却不知她的生活状况更为糟糕。
与老周结为连理后,这世上便多了个疼她、在乎她的人。她打定主意,为了自己和老周,要彻头彻尾地“变回”女人。她不仅去做了整容手术,还计划着生个孩子。
遗憾的是,“大补力”的不良反应过于强烈。她和老周成婚后多年,始终未能怀上孩子。医生告知她,就她当下的身体状况而言,这辈子都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了。
在刚听闻这个噩耗之际,她必然是难以承受的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她也想通了,“大补力”已然服用,后果也已酿成,与其沉浸在悲伤之中,倒不如等条件改善后,收养一个孩子,同样能够弥补没有子女在身边的遗憾。
邹春兰退役之际,总共获得了七万多元的“伤病补助”。这笔款项乍看数目可观,实则连她做手术的费用都不够。倘若不是在澡堂被女顾客认出来,她都不清楚得工作多长时间,方能攒够手术的钱。
听闻她的不幸遭遇后,好心的网友一边倡导对她的教练予以严厉惩处,一边传授她借助直播盈利的方法。然而,她只是个年届54且没什么文化的人,早已与互联网时代脱节,哪里能弄清楚这些呢?
最终,邹春兰的悲剧已然造成,且难以扭转,关闭洗衣店之后,她又开始到处做零活,所幸老周始终陪伴在她身旁,经济状况虽说不佳,但生活总算有了些“滋味”。